产品详情

  在抗日根据地建立国际和平医院,是当时的国际和平委员会提出的。1938年7月,国际和平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世界反侵略大会,会上号召援助中国抗战,决定由国际援华团体,帮助中国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伤病医疗中心(即国际和平医院)。

  国际和平医院的筹建和成立,得到宋庆龄创建和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后改称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援助。至1946年,保盟先后为八路军、新四军援建了8个国际和平医院,分别设在延安、晋冀鲁豫、晋察冀、苏北、山东、晋绥、冀热辽和中原(邯郸),这些医院组成了国际和平医院网络。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政委同志向中央请示,要求委派医务人员开辟晋冀鲁豫军区的医疗卫生工作。

  于是,党中央派原延安中央医院院长何穆和夫人姚冷子,与侯明、何智泉、常宗礼、陈志英等6名医务人员,携带一台X光机和简单的医疗器械,离开延安,奔赴太行山区,为晋冀鲁豫军区建立一所较正规的大型医院。他们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抵达了涉县赤岸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

  何穆为留法医学博士,是治疗肺结核的专家。他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任延安陕甘宁边区医院肺科医生。1940年12月,任延安中央医院院长兼肺科主任。到边区后,何穆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副部长。1946年1月,何穆等人在山西长治上党门西侧,原日伪时期陆军医院的旧址(现为长治二中),成立了晋冀鲁豫军区预备医院,开始收治伤病员。1946年7月1日,军区首长又从各部门调来一些人员,共80多人,在河北邢台北关原师范学校旧址正式成立了医院,为争取国际援助,决定新建医院名称为“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由何穆任院长。

  建院刚刚20天,开始向解放区大举进攻,而和平医院地处平汉线要冲,医院被迫向山区转移,于7月20日迁至邢台县固坊村,又于8月底迁往沙河县安河村(今沙河市安河村),由于当地水源缺乏,而且局势仍未见好转,于1947年3月,迁移至武安县阳邑镇西井村。

  这里地处深山区,处境更加困难,物资供应日益匮乏,在伤员多而医务人员少的情况下,大家克服一切困难,夜以继日地进行治疗和手术,医治了一批又一批的伤病员。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军区政治委员、分区司令员陈锡联等曾在这里住院和养病。

  在武安西井村时,一批进步的青年学生来到医院,他们边学习边工作,成为医院的新生力量。自1947年底开始,世界卫生组织陆续派外国专家来国际和平医院工作,当时有美籍、加拿大籍的外科、胸外科、骨科专家,有英籍、新西兰籍的护理专家,如沙菲尔、艾罗思、英格拉姆、伊思平等,他们给医院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并充实了医院的技术力量。

  何穆院长要求全院医护人员要尊重外国专家,虚心向他们学习。为方便外国专家工作,他还派人从上海请来翻译,号召全院人员突击学习英语。短时间内,全院形成了学习英语的风气,不少人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对话,有的医生还学会了用英语书写病历,给专家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为了丰富专家们的业余生活,何穆还特意在周末举办文艺晚会和舞会,节假日时组织登山野游。

  艾罗思是一名美国胸外科专家,他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世界卫生组织医药专员身份到解放区工作。1948年1月,他与北京协和医院高级护师学校校长、美国高级护师英格兰姆一起来到和平医院工作,当时艾罗思已经66岁,他利用查房、会诊、手术的机会,传授理论知识和手术技巧,并给医生班讲课,包括休克、输血、输液以及各种骨折的抢救等内容。

  加拿大医生沙菲尔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外科权威,何穆经常带领医护人员观摩他的手术,沙菲尔毫无保留地进行了传授,使医务人员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基本掌握了沙菲尔的工作方法,从而建立了战伤外科的常规疗法。沙菲尔离开医院时,还把全部的医学书籍和全套的骨科手术器械全部捐赠给医院。

  伊思平是新西兰国外救济服务会的护士, 1947年,经中国福利基金会介绍,与卜南生来到和平医院工作,从事医疗护理及培训工作。临来时,宋庆龄委托她押运了15吨药品、手术器械、医学书籍以及种籽、农业科学书籍和儿童衣物等,运往邯郸的国际和平医院。2002年,伊思平出版回忆录《黄河、骡子和山脉——1947-1950年在中国的新西兰护士》,该书于2009年在中国以《伊思平在中国》翻译出版。

  2012年5月18日,伊思平出席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在奥克兰大学隆重举办的新中友协成立60周年暨中新建交40周年纪念大会。

  在何穆院长的主持下,晋冀鲁豫白求恩和平医院不仅成为太行、太岳地区的医疗卫生中心,而且成为部队和解放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基地。1948年,医院创办了和平医专,招收60多名学员。医院还接受华北人民政府的任务,为太行、太岳、邯郸等地区开办各种医疗专业技术训练班,短期培训了大批的助产士、化验员、防疫人员等,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地区的人民解放战争。

  如今在武安市西井村,仍保留着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旧址。房东经常向来访者讲述当年在这里办院的情景。院务人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仅救治前线的伤员,还为当地百姓看病治病,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请求将该医院留在太行革命老区根据地,于是总院得以保留下来。1948年夏天,由于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很快,医院由西井向长治转移,搬迁途中在武安的阳邑镇设立了转运站,先由牲口驮,人力挑,小铁轮车推,把器械、家具等运到转运站,再以同样的方式运向长治。经过一个多月,完成了搬迁任务。

  从1947年3月迁至西井村,至1948年6月迁回长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武安驻留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

  1946年3月,邯郸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首府,边区党、政、军重要机关迁驻邯郸市,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卫生健康事业摆上重要日程。

  晋冀鲁豫边区决定筹建邯郸国际和平医院,并于4月开始施工建设,医院位于邯郸丛台西边的定觉寺内,医院设施有病房、门诊部、手术室、化验室、厨房、医生护士办公室及寝室等,原拟于7月开诊,8月收容病人。但由于发动全面内战,影响了医院的施工进度,于是边区政府决定将原边区卫生局与筹建中的邯郸国际和平医院合并。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局于1945年建立,1945年10月邯郸解放后由武安龙泉镇迁入邯郸市。两家单位合并后,于1946年9月1日正式改组为“邯郸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哈励逊是著名的加拿大外科医生,他抛弃了舒适的工作环境与家庭生活,以国际红十字协会人员的身份来到中国。抗战时期,他在新四军从事医疗救济工作,抗战后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医务官。

  1946年1月13日,哈励逊在上海参加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医务工作。4月被派往北平,筹备援助的医药物资,并视察了邯郸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他对解放区缺医少药的严重情况非常焦虑,返回上海后,向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等国际组织汇报情况。

  8月31日,他携带280箱医药物资,从北平出发去往邯郸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临行前,正在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的、黄华以及马海德博士为他送行。军调部派翻译科长代表王荫圃一同前往。

  运输队一行于9月9日下午3点左右到达邯郸,受到了晋冀鲁豫军区首长、、杨秀峰的亲切接见。副政委对他们说:“刘邓大军就要南下了,正需要这些医药物资,可给我们解决大困难了。”哈励逊大夫说:“这是你们应得的救济物资,不是我个人的力量。”后来政委见到哈励逊大夫和送去的大量医药器材后,风趣地对哈励逊大夫说:“这些箱子是替我们打胜仗的箱子哟。”

  1946年10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医院随边区政府转移到武安县冶陶镇王二庄,医院设在一户地主家的庄园内。1946年12月4日,受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等国际组织委托,哈励逊再次押送40吨医药、20吨纺织品,共3个车皮,从上海乘火车押送运往邯郸国际和平医院。

  临出发前,宋庆龄亲自到车站为哈励逊送行。她握着哈励逊的双手,深情凝重地说:“解放区的伤病员急需这批物资,那里的军民盼望你早日、安全、顺利到达,拜托了……”宋庆龄的一番话,使哈励逊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坚定地说:“宋主席,您放心,我一定完成好这项任务!”

  途经南京时,物资被军无理扣押了4天。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夜晚睡觉时,毯子、衬衣和鞋子被人偷走,不久双脚被冻烂。饥寒交迫之下,哈励逊身患重病,到达开封时,他双脚溃烂,动弹不得。但他为了防止物资再发生意外,改用卡车运输,一路受尽疾病、疲劳和风雪折磨,在同伴搀扶下,终于将这批医疗物资运到邯郸。

  为争取时间给解放区军民多送物资,哈励逊不顾大家劝阻,又带病回返开封,继续护送装有大批物资的卡车开往邯郸。因途中道路堵塞,只好改换牛车绕田间小道而行,于1947年1月9日,运送医疗物资的车队走到山东阳谷县张秋镇时,哈励逊已精疲力竭,当晚病倒,并于10日凌晨病逝于张秋镇天主教堂。

  解放区军民为哈励逊大夫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后来他的遗体被安葬于河南开封。1947年2月7日,宋庆龄在上海出席了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中国福利基金会、“联总”隆重举行的哈励逊逝世纪念会,并宣布为纪念哈励逊大夫,将邯郸国际和平医院改名为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1947年3月13日,《人民日报》在一版位置刊登了晋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因哈励逊大夫不幸病逝,特向加拿大红十字会发去的唁电。电文如下:

  贵会哈励逊先生热心救济事业,冒风雨寒冷奔走各地,中国解放区人民深为感谢。哈先生去年曾两度来敝院参观,并蒙热诚赞助。今哈先生不幸于送药品来我区时,病逝张秋,敝院同仁殊深哀悼。特将敝院之手术室改为哈励逊手术室,以资永久纪念。谨电唁问。

  1947年3月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邯郸国际和平医院对哈利逊逝世的唁电。

  1948年4月,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好转,邯郸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从武安县转移到平山县杨西冶、刘家会。1948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更名为华北人民政府哈励逊医院。1950年6月由平山县迁到石家庄市,更名为石家庄专区哈励逊医院。1962年,该院划归衡水专区,更名为衡水专区医院,1996年改称衡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