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医疗器械就像是医生的“手”,帮助医护人员实施更精密更完善的诊疗。当它们被前一位病人使用后,一定要经过严格规范的再处理才能再次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因此,不太显眼的消毒供应中心常被称为医院的“心脏”。在每一件医疗器械的背后,是一群“隐形天使”的精心守护,清洗、消毒、灭菌确保器械“零损伤”。昨天,记者走进隐秘的市第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目睹各类复用器械一次次恢复活力,再次投入医疗救治中。

  “手术室连台手术多,有些器械下一台还要用,需要加急处理!”每到夏季,市第二医院骨科、胸外科、眼科手术量增加,这样的加急要求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接收污染器械、检查完好性,这里的护士一大早就换上工作服投入有十余道工序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中。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区域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及无菌物品存放区,每一个区域都有严格的工作规范与流程。回收清点、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各种器械、器具的再处理流程都要经过多道工序,整套工序完结要消耗两三个小时。这一过程相当于“心脏”换血:污染物品是流回“心脏”的静脉血,经“心脏”处理后,输出动脉血,为全院供氧。一旦消毒供应中心停止运作,相当于“心脏”停止了跳动,医院将无法正常运行。中心必须将“新鲜血液”保质保量保时地输送到各个科室,于是忙起来时,工作人员连喝水都顾不上。

  “去污区是消毒供应中心最‘脏’的地方,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标准防护,穿隔离衣、戴护目镜和手套、穿防水鞋。”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蒋学美和记者说,夏天,再高的气温,“全副武装”也不能少,每天3000-5000件左右被污染的器械,从混乱到有序,从极污到极净,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清洗下来,汗湿衣服已成常态。碰上手术量增加的时候,器械消毒灭菌的次数和数量会更多。“每一把清洗消毒后的手术器械,进入检查包装区都要用带光源的放大镜进行清理洗涤质量的检查,确保每一件器械无血迹、污渍、锈迹且性能完好。假如发现器械不完整,清洗质量不达标,则不可以使用。”此时蒋学美护士长的团队就成了较真的“福尔摩斯”,火眼金睛从不放过每一丝痕迹,小到一颗螺丝,大到一套外来器械,都要一一核对。

  进入暑期,眼科手术逐渐增多,手术器材非常精密,如何洗、怎么护都有讲究。二十多年的手术室护理经验和多年的钻研,让蒋学美对每一件器材都了如指掌,“随着外科医疗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手术器械的种类日益繁多,结构越来越精细复杂,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慢慢变得高,我们必须紧跟专业发展,学习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不仅要了解手术器械相关知识、细菌感染相关知识,更要掌握医疗器械的名称、功能、结构特点、清洗消毒灭菌必须要格外注意的地方,以确保器械‘零损伤’。”

  灭菌也大有文章,选择高温灭菌还是低温灭菌,即便有说明书,也要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才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因为这群“隐形侠”不仅要确保器械干净,还要尽可能延长器械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在灭菌区,消毒员会将包装好的器械包送进“炼丹炉”——压力蒸汽灭菌器,通过一小时左右的灭菌流程,最高134摄氏度的温度,让污染的器械来一个“重生”。多年守护在“炼丹炉”旁的消毒员,手臂上总会留有几道烫伤的旧疤痕,被视为经验比较丰富的证明。而面对冰火两重天的环境、各种清洗消毒机器同时启动的噪音,这里的护士们仍就保持从容,对于每一个步骤丝毫不马虎,安全地把所有复用医疗器械从这里流向各个科室。